close

<心得出處:易經、金剛經、道德經、萬維綱菁英日課、金庸、自己>
我們活著的世界,看起來是真實,實際上虛無。
整個世界,其實都是虛構構成。
一個人、一個事、一件物,本質上而言,就是在那兒;但卻因為人的想法,而讓對象開始有了意義、有了好壞、有了價值。
好比說,有個你討厭的上司,你很討厭他;但事實上而言,是你討厭他,而不是他本質就散發讓人討厭的特質。
一個人再多麼令某A覺得厭惡,但在世界上,總有個B深深喜歡著他。也就說,這麽樣一個人,他的本質就是在那,他是中性的,就只是個現象存在那。
而你怎麼解讀現象,就會讓現象成為什麼樣的結果。


那麼,難道說,是要叫我們把所有的人事物都很阿Q的看成是好的嗎?你可以說不是,但也可以說成是。
為什麼說不是呢?因為單純只是心境看好的卻無任何對應做為,事情還是在那。不是要你因此不做任何行動,而是,你轉境後仍然得有相對應的行動,但不該去執著於行動。


為什麼說是呢?這和意念有關。而在說明之前,我們得先理解“意念是物理性的產物”這概念。
當我們心頭有好的意念時,意謂我們用加法思考,而此時我們去做決策與行動才不至於被不理性給影響。
但上頭呢,單純說“把事物都看成好的”是不夠精準的。
它的過程較像是,你得先延遲自己的情緒反應,再來意識到“無我”(事物的本質是中性的),而後“無想”(不讓自己去想到壞的地方),接著呢,讓自己有好的意念(練習轉念,可以從“先去看看還有什麼好的”開始),跟著享受種善因得善果。
於焉,正反饋循環。


#註解:但你做了相對應的因,卻沒有發酵出相對應的果,這時,不要急;有很多可能,一個是還有更早的因所形塑的果得承受,一個是積累與踐行不夠(時候未到)等等
#你得放棄普遍的結果論概念,得用更長更遠的時間維度來看。在你還沒死前,或者更甚你的來世到來(但在這先不提這麼遠),你所做的每一個行為產出,都只是個過程,都只今生的一個人生節點。你必得去相信,每一個結果都是最好的結果。
#且,還有個觀念是這樣的“結果不一定是結果”&”因小於果“,這邊是要說什麼呢?
你所看到的結果可能與你想要的結果不同,但事實上而言,整個世界是動態平衡的。你付出了因,一定會有相對應的果,且果會大於因。只是,得出的結果不一定會是我們想要的結果,但,整體而言,如果沒在A給你想要的,就會在其他地方弭平。不要用我們狹隘的視野,去期望壹定要有對應的結果。這個世界是隨機性的
#說到這,我又聯想到,如果我們做了某個因卻沒給相對應的果,還有一個切入想法:用動態平衡的得失去想,有可能是過往我們在某個地方得了不該得的,所以才會失。

 


再回頭來談談“無我與無想”,當我們了解到其實我們能做到這個,我們還能進一步反過來讓自己“用想法去決定事情走向”。
我剛剛就在想,它其實能有雙面運用。好比說:
我想學某件事情,我只要能讓自己把該件事情賦予非常大的意義,那我去做去學的時候自然就會覺得是很有趣的事情。
或者,反過來用,例如:我蠻喜歡玩電腦的,但如果我能讓我自己對其產生新意識,我只要賦予該行為非常極度反感的感受,好比看到就會想吐,那就會把玩電腦的感受給反轉過來。那你想嗎,一個會讓你想吐的東西,你還會玩嗎?


我們其實可以像機器人一樣,只要去做到關掉意識。
(突然想到一些記憶:有些時候,在做決策行為時,我都像在我後上方在看著我自己)
但其實不關掉意識,那我們也能反過來利用自己的人性。利用反人性的方法讓自己去做某行為或不做某行為。


再說說,整個世界都是虛無構成好了。
大到國家、宗教、部落,小到公司、社團、村莊、同宗族等,我們人類群體的組成,都是個想像的共同體。
我們都活在這樣虛構的想像共同體之下,
而因為呢,不同的想像共同體形成了意識形態
於是乎,有意識形態的人就會有應激的相對應行為,而程度強烈多寡又影響了行為的強度。
好比就會有宗教間的戰爭、民族衝突、國戰、宗族械鬥等等。
(又聯想到,金庸就常在寫國恨家仇,於是,我又跟著想到,寫個故事小說等,就大抵也是如此。意思是,大抵就在給個框架,裡頭有各個想像的共同體,於焉形成張力)


先暫時寫到這

 


智勇20161103 2355在屏東

 

待寫筆記

有有才有無,有二才有一。動態流動如水的世界
我們從有去定義無,把無變成有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ihyung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