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   多少個一念之間成就的都是後來的大事,當下的堅持,也許看起來是犧牲了,然而,以長期而言,卻是實實在在地會在回饋回來的,只不過是時間長短罷了。

 

而在下面以學生宿舍來提,一個所影響的很快就呈現,一個影響的卻是兩年後

 

【故事一:一把鑰匙,一念之間】

    今年七月初的某一天,那時我們前排的房間都已經出租完了,而還續租的學生們大部分也都因暑假回家鄉了。

    午時,有一對父母帶著她女兒A在四處看房子,他們來到了我們這裡。他們開宗明義就說:「我們還在看房子,也還沒決定要哪一間,剛好就看到了你們的扛棒(台語廣告)就進來看看。我女兒說她好像有朋友住這。」

    我主管就帶著他們這家人一起去看看環境和介紹一下,而我跟在旁邊。當一樓看完,又帶去二樓。在過程中,知道了該女兒的朋友就是二樓前排的房間。再帶他們看完後面的房間後,我們停在走廊上,她爸爸問:「那個XXX是哪一間啊?

主管:「哦就是這一間(用手指了前排某間)

她爸爸:「那我們可以進去嗎?

主管:「喔!好啊!(轉身拿鑰匙準備要開門)

鑰匙插到一半,就在此時,我在旁大喊:「不行!」

我補充著說:「妳不能開門,真要開妳得打給她同學,有她同學同意才可以進去。妳不是有她(該女兒朋友B)電話嗎?

這一剎那,我主管也停下了她原本鑰匙要轉開的動作(不然都已經插進去門鎖了)

    中間那突然凝滯的氣氛,一下子就消失了。主管轉頭對A說:「還是妳要不要先和B通個電話呢?如果她OK,我在開門給你們看。其實,房間格局都差不多,只是一排前面,一排後面,沒什麼差別啦。」

通完電話確認OK後,我家主管也開門讓這家庭進去參觀了。

但,當天沒能促成簽約,A爸離去前說:「我們再考慮看看好了,也許我會讓我女兒去住靠學校近一點的。」

(當晚,我就和主管argue說妳當下處理方式不對,並去提到學生宿舍的基本需求就是安全、隱私等等。而我的主管其實也蠻開明的,她也承認和說這是她一時忘記)(※至少就願意承認自己犯下錯誤並改進的主管,我就會認為和相對那些打死不承認的那類而言,我主管屬於好主管了)

 

沒想到,在九月時,我又見到了A!我才知道,其實後來,在那天的隔天他們就打來確認要下訂簽約了,只是我的主管是後來才讓我知道的。

 

●故事一-小結論:

   我不確定之前是否有過同樣類似事情,但我可以確定的是,經由這次教訓,我想我的主管不會再犯這種嚴重影響根本的問題。

   而老實說,我認為,家長們都會希望自己的兒女所居住的居所是單純且安全的,而住宿房客學生們也同樣在意的,除了安全外還有對於個人空間的保護等等。這一回,如果因為這樣的疏忽,而開了門,我們可能就會因為如此而讓A家或是其他潛在新客戶等不願意去住;且,更重要的是,這樣的一次開門,牽連的不只是單純的一次一年合約48K的損失,更甚者,我們可能失去名聲而致使原有客戶、潛在長期客戶等地流失。

→當我們想要做的更好時,這當然OK;但,前提是,我們在基本的部分都已經扎扎實實地也讓人放心和安心。因而,在面臨決策時要更小心這過程中的多少一念之間。

 

【故事二:一念之間的退費選擇

   2013年的某日,我家附近的大學新生報到,而我們房東各同業們在學校的邀請也前去駐點宣傳。

    那一天駐點時,剛好遇見了一位C學生,我和他談一談,他就決定來我們這看房子。但在看房子之前,我就陪他跑一些新生報到的程序,後來他要去辦理助學貸款也陪著一同。而後,在聊天的過程中,略微了解到和她一同來學校的C

身體狀況。接著,我就開車帶領他們(CC)來我們這看學生宿舍了,當下,C看完也很喜歡並當場和我們簽約。而這份簽約,意義很大的是,這是我第一個自己主動在外面和人談成並邀請前往我們學宿的合約,而不是在學生宿舍被動地等人上來所簽成。成功簽約後,我還跑到外頭去買飲料請C家喝杯解熱。

    然而,後來,也忘了是隔天還是幾天後了(我也忘記確切日子了)C就打來說他們要退訂金,並說明他們有找到更便宜的外宿。

    起初,我家主管是還在猶豫的。因為畢竟已經開學了,要再找到新房客接替不易。且毀約是可以要求沒收訂金的,後來,

    我說:「妳就退給他們吧,剛剛我也有和妳說他們家的狀況了。而且這樣的訂金六千對我們而言,可能不大不小,但對他們而言,可能卻是很大的一筆錢。新的房客,我們再找就好,但這樣的訂金我們不能沒收。」

    更後來,我們就把訂金退還給C了。而後,我又傳了簡訊給C,我大意和他說「老實說,我也希望能算你便宜一些,但礙於我不是決策者...希望有一天,如果OK,還是歡迎再來我們這裡C大學快樂

    沒想到

直到最近的某一天,我的主管對我說:「欸,有一個XXX(就是C),你還知不知道?

我:「嗯?

主管:「啊就是那個兩年前我們去學校

我:「哦~那位喔!怎麼了嗎?

主管:「C他今年要住我們這裡欸!」

我:「真的假的?

主管:『真的啊!我那時還問C說:「你這樣家裡OK?」他回:「我們家說只要我能自己去打工,想住哪裡都可以。」

 

現在,C來住我們這裡的學宿,而C也自己在外面打工了。(C家的狀況我們怕冒犯,沒有敢多過問)

 

●故事二-小結論:

其實,一聽到C又回來我們這裡了,真的蠻感動的!感動的是,當初的一念之間,我想的是該與不該、對或不對,看起來失去了,但其實,事實上卻不是如此。而這樣的開花結果,卻是始料未及而令人驚豔的。

 

●【總結:】

看完上面兩個故事後,我的結論其實就正如開頭所說:

「多少個一念之間成就的都是後來的大事,當下的堅持,也許看起來是犧牲了,然而,以長期而言,卻是實實在在地會在回饋回來的,只不過是時間長短罷了。」

在面對決策時,在面對誘惑時,也許,我們可能會不禁被迷惑,但,當我們在那當下,思考更多的是「以人為本」和「做該做的事」時,於焉,就不是我們在思考是不是該打開著潘朵拉盒子,而是這盒子自然而然消失在我們面前。

    我相信著,宇宙自然有一個平衡,是你的就會是你的,而有時,只是時候未到,來的早些抑或來的晚些,又或者以不同的形式去呈現結果罷了。當,若是確定自己在做對的事,則有時候需要的不只是進步去做更好,反而是多一點的耐心去等待。

 

補一句最近一直放的影片http://on.ted.com/c0xBr,裏頭提了一句話

Bryan Stevenson:” Do the right thing, even the right thing is the hard thing”

 

 

   【這篇的源起】

   幾天前,我的朋友問:「你的文章勒?怎麼這麼久沒看到了?

我支支吾吾地當下有點當機,後來,我說:「我覺得至從上次那一篇談服務的合理範圍後,我短時間內寫不出一篇大作了。」

友:「勇哥,這樣你都沒進步怎麼行。」

我:「我發現我寫不出一篇大的原因是,我好像沒什麼向前;或者,應該說,我的核心理念其實在幾篇之前,都寫得蠻清楚的了。若真要寫的話,其實也還有很多小篇的可以寫出來。」

友:「也沒人說,每次一定都要大篇的吧?你大篇反而不好消化。你一定還有很多小地方沒補充吧?那還不如從小篇開始寫啊!而且你這樣都沒進步不行啊!」

我:「也是啦。」

於是乎,著手動筆寫了這篇,希望能和喜歡閱讀的你/妳分享這小故事。

   於焉,開始了這次的新篇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hihyung77 的頭像
    chihyung77

    Yung的旅途

    chihyung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